高等教育论文_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
文章目录
一、在高等学校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之缘起
(一)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,确立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办学方向
(二)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,解决旧有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
(三)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,维护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
二、综合施策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
(一)加强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,为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确立领导核心
(二)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,为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筑牢制度基础
(三)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,为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强化组织力量
(四)发动高校师生参与社会变革实践,为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扩大依靠力量
第一,深入农村参加土地改革,在土地改革实践中站稳阶级立场。
第二,积极投身抗美援朝宣传教育运动,在宣传教育实践中增强民族自信。
第三,认真参与“三反”运动,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意识。
三、在高等学校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的历史经验
(一)坚持以校内党组织为根本依靠,以校内群团组织为重要依托
(二)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,以其他学习方式为重要补充
(三)坚持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方式,以实践锻炼为重要支撑
文章摘要: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"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"这个根本问题,而且对全社会学习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都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。新中国成立后,为帮助高校师生尽快适应过渡时期的深刻社会变革,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在新中国国家建设中的作用,毛泽东和党中央采取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、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、发动高校师生参与社会变革实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最终在高等学校建构起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,使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得以确立。这一实践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,主要包括:坚持以校内党组织为根本依靠,以校内群团组织为重要依托;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,以其他学习方式为重要补充;坚持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方式,以实践锻炼为重要支撑。
文章关键词:
项目基金:文章来源:《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gdxxjssxxbzz.cn/qikandaodu/2022/0130/1741.html